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s://m.39.net/pf/a_6210222.html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网马鞍山8月30日电(周坤)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塘南镇,有着“中国河蟹产业第一镇”称号,从空中鸟瞰,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勾勒出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田园生态图景。俯瞰当涂县塘南镇。王文生摄为了让农田有“颜”更有“值”,今年以来,马鞍山市探索实施“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蟹田变稻田”等“农田四变”专项行动,努力多种粮种好粮,稳步提高农业效益。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实施“农田四变”田亩38.8万亩,确保种粮面积、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写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注脚。“小田变大田”家住马鞍山市含山县云塘村的王大爷种了大半辈子的地。调田之前,一到农忙时节,他这个“行家里手”也犯愁,自家的田亩位置偏僻,田块弯弯曲曲,除草、插秧、施肥、打药,不论什么活都格外劳神费力。今年以来,马鞍山市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冬闲田复耕复种、高效农业示范等方式,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归并零散地块,推进田块整治,实施“小田变大田”47个项目5.5万亩。与此同时,马鞍山鼓励小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实施“土地股份合作社+生产全托管”经营模式,实行“保底+分红”利益共享。如今,王大爷的田亩重新平整规划,望着方方正正的田亩,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现在自家田承包给大户,不担心田荒着浪费了,今年一亩地的租金还涨了一百多元。”“闲田变忙田”为破解非粮化、季节性撂荒难题,不让粮田沉睡,马鞍山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予农资等方面补助,协调解决劳力、机械等方面生产要素,鼓励农户自主实施、应种尽种,让“闲田变忙田”。在马鞍山含山县、和县,两地已分别列支万元、万元,对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复耕复种,给予油菜、小麦、绿肥—40元/亩不等补助。同时,分别明确运漕镇、功桥镇为冬闲田开发示范片建设,大力推广午季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提高冬闲田的种植效益。据了解,今年,马鞍山开发冬闲田面积20万亩,充分调动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开发冬闲田的积极性,对种植大户流转经营的高标准农田,全部应种尽种,预计到年基本消除冬闲田。“差田变良田”在马鞍山市博望区滨湖村,今年以来,当地整合效益低下的村集体闲置田块亩,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亩均效益为元/亩,其中,农户分红元/亩,村集体增收元/亩。一个个闲置耕地变成高产良田,得益于马鞍山实施的“金土地”工程。马鞍山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改造,将“农田四变”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房集聚等相结合,整合智慧农业、设施用地、建设用地等要素,改造建设一批高产良田。截至目前,马鞍山已完成“金土地”工程亩,涉及38个村,惠及农户余户,年内计划再实施22个村亩“金土地”工程。同时,推广农机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新技术,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当涂县塘南镇“蟹田变稻田”。王文生摄“蟹田变稻田”马鞍山是“鱼米之乡”。在耕地功能保护和“非粮化”整治工作中,如何统筹兼顾复耕与群众受益的关系?对此,马鞍山强化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引导一批低效蟹田退出转产,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低效河蟹养殖田实施有序还耕复田、恢复耕种。目前,马鞍山市摸排每亩效益元以下的低效河蟹养殖面积1.03万亩,正有序恢复耕种。而在水产优势产区,马鞍山因地制宜推行“稻虾连作”“虾稻鱼”等种养模式,实现蟹田再种一季稻。目前,马鞍山市“稻虾连作”27万亩,粮食产量13.5万吨。“以稳定水稻生产为前提,我们将‘蟹田变稻田’模式在全镇进行推广,拓展稻田的功能性,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当涂县塘南镇副镇长晋刚说道。如今,该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约亩,亩均可产优质水稻公斤、龙虾公斤,亩均产值达1万元、利润多元,真正实现了“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84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