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一江两岸,一处处工地热火朝天,满目皆是大干快干的火热之景。据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位居全省第一。全市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开工率85.6%,位居全省第一;竣工率.8%,居全省第二。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5%,增幅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全市上下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持续大力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力促发展“一马当先”!
以“拼抢之姿”强招引
今年7月,格力(马鞍山)智能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马鞍山经开区。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将重点围绕格力电工与智能家电、电机、装备等格力重点发展板块,打造智能制造基地。
“马鞍山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制造业基础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格力将进一步拓展深化与马鞍山市的合作,将更多、更好的项目匹配到马鞍山来!”签约仪式上,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表示。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引。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项目、主动谈项目、带队找项目;围绕打造“1+3+N”产业集群升级版,成立“招商专员”工作小组精准“出击”;开启“云端会客厅”、上线智慧招商管理平台,广泛开展平台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
总投资亿元的千羿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总投资亿元的蜂巢能源动力锂离子电池、天能电池、中联重科、顺博合金、洁云健康生活用品……
放眼全市,一个个投资体量大、引领带动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纷至沓来。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亿元,居全省第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4.8亿美元,居全省第3。全市招商引资亿元以上新签约工业项目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34个,50亿元以上项目9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
一手抓招引,一手重谋划。我市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政策,围绕“两新一重”、“四新”经济、民生补短板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强重大项目的统筹谋划,切实做到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推进的项目谋划储备格局。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增谋划项目个,投资1.2万亿元。
以“攻坚之势”推项目
项目建设,重在招引,贵在见效。我市创新“战法”,全面梳理近年来亿元以上洽谈工业项目和竣工工业项目,分类整理出“洽谈未签约、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在建未入库、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产”等“七未”项目清单,通过采取“督促推进一批、帮扶提效一批、输血纾困一批、转型提升一批、腾笼换鸟一批”“五个一批”举措,多渠道、多路径精准破解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和堵点。
“七未”项目攻坚以来,全市个在册登记“七未”项目已化解销号个,化解率68.3%,“七未”项目直接贡献工业投资超50亿元,让越来越多“低效存量”转为“发展增量”。
高效破“七未”、增动能,是我市加快推动项目攻坚、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的生动缩影。
高质量落实“四督四保”“五项机制”“三个走”等要求,实施清单管理、督查交办、红黄绿牌等机制,全速推进项目落地落实、快投快建、达产达效……截至目前,全市四级联动实地督导项目次,梳理解决问题个,问题解决率83.7%。
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只争朝夕抓项目,全力以赴促发展。今年前三季度,蜂巢能源动力电池等个项目开工,蒙牛低温鲜奶等个项目竣工,分别居于全省第四、三位。
一马当先“项”前冲,昂扬起势万象新——
看,宝武马钢“1+8”产业基地加快建设,“1+3+N”产业集群加速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看,老旧小区改造“旧貌换新颜”,中心城区G沿线地块开发整治全面推进,拉动城市能级、品位不断提升;
看,巢马高铁、宁马城际、宁马高速“四改八”等重大交通项目鏖战正酣,一条条发展“黄金跑道”正全力铺就;
看,向山地区综合整治“一号工程”加快推进,百年矿区正加速蝶变,奋力打造“两山”理念的马鞍山样板……
新项目不断涌入、好项目快速集聚、大项目加快建设,立起产业“地标”、焕新城市面貌、促进民生改善、奠基美好未来!
以“周到之心”优环境
充满高科技魅力的智能化厂房依次排开,行云流水的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走进中电泰日升马鞍山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景象如火如荼。
作为我市首宗“标准地”出让项目和慈湖高新区“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中电泰日升精密结构件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天,树立了项目落地建设速度的新标杆。
“拿地即开工”,达到了让企业省心、省时的效果。作为全省“标准地”改革唯一试点城市,全市累计出让工业项目“标准地”79宗、.6亩,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部“标准地”出让。据统计,“标准地”工业项目拿地后,开工周期比以往平均缩短4-6个月。
重大项目,是展示经济活力、发展动能的晴雨表,更是观察承载能力、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主动对标“杭嘉湖”,聚力“服务效能再提升、营商环境再优化”,出台《马鞍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3.0版)》,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让工作力量向项目集中,发展要素向项目集聚,优质服务向项目集结。
含山县制定从立项、审批到建成投产全流程“明白卡”,实行“一企一档”、全程跟踪;马鞍山经开区出台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标准,制定了服务企业事项清单,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慈湖高新区创新开通“四送一服”24小时服务专线,做到服务项目“不打烊”……
各级各部门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好时不扰、难时出手”,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我市还通过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拓宽项目融资渠道、落实惠企帮扶政策等,全力以赴抓好项目要素保障,力促有效投资快速转化、精准落地。
优环境、强保障,我市还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实施评价前的12.59万元提升为14.75万元,增长17%;近两年共倒逼户低效企业实现转型或退出,盘活、腾退低效企业用地.78亩。
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今年以来,全市审批项目个,工业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压缩至26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实现“”(不多于5份材料、1个环节、4小时办结不过夜、政府买单零费用)……
以改革破难题、去烦苛、优环境,力促项目快落地、早建成、出效益。
放眼全市,一个个项目火热推进,升腾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如虹气势,汇聚起乘势而上、跨越赶超的磅礴之力!
记者刘挺通讯员马发改宣
原标题:《4个“全省第一”,1个“全省第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