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间,为了帮助当时的青少年掌握文言散文,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编选从东周到明末的篇散文精品,结集为《古文观止》。因所选作品体制多样、应用性强、风格各异、篇幅适宜、语言精练、易于记诵,问世以来,一直作为经典启蒙教本流传城乡。

《古文观止》问世几百年以来,一直作为启蒙教本流传城乡,雅俗共赏。现代文学大师巴金,回顾一生创作道路时,多次坦诚地说,《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实在是终身难忘之启蒙导师。他在《谈我的散文》中说:“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现代语言学大师王力在《怎样学习古代汉语》中说:“学习古代汉语,我看要多读些好文章。可以读读《古文观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文观止》中的名言名句,体味不同的人生智慧。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大意

五柳先生安闲文静,沉默寡言,不渴求荣誉,不追逐利禄。他爱好读书,却不追求深入细微的理解,往往对书中意义有所体会,便高兴得忘记吃饭。

本文是仿照史传体写的一篇人物传记。传中的“五柳先生”是作者自身的影子。萧统《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这篇自况之文,反映了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及精神风貌。文章通过对居住环境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乐自如、不慕荣利的古代隐士形象。他爱好读书,却不死抠字眼,没有学究气;他常以文章抒情写志,却不图名利;他生活贫困,却性格爽快、胸怀磊落。作者善于以自然之笔写自然之性,往往几笔白描勾勒,就能形神兼备。

2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报任安书》司马迁

大意

自古以来,身虽富贵而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人,多得不可胜数,只有卓异非常的人才被后世称颂。文王被拘禁在羑里,而推演《周易》;仲尼被围困在陈、蔡,而作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写下《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作了一部《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编著了一部兵法;吕不韦被贬谪到蜀地,有《吕览》一书传世;韩非被囚禁在秦国,著了《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是圣贤发愤而创作的。

本文载于《汉书·司马迁传》和《昭明文选》,是司马迁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本文语言瑰丽,文气壮伟。作者大量运用排比手法,或两句、三句组合,或五句、六句甚至九句相连,势如排山倒海,旁征博引,上下驰骋,酣畅淋漓,慷慨激昂。一字一句都是灵魂的呐喊、愤怒的抗争,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所以,古代评论家称《报任安书》为“天下奇文”。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大意

选拔贤能的人加以任用,选择好的意见加以听从,那么聪明的人就会完全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会完全使出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传播恩惠,诚实的人就会贡献忠心。

这篇奏疏写于贞观十一年()。李世民虽是我国历史上有建树的皇帝,但在内政外交取得一定成就后,就志得意满,生活也逐渐骄逸奢侈起来。魏徵为此担忧,曾多次上疏进谏,这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后人称魏徵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

本文观点鲜明,论述畅达。全文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十思的核心就是德义。作者善于运用正反对举的论证方法,援事说理,使是非、得失、利害相形益彰,具有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4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苏轼

大意

古代被称为英雄豪杰的人,必定有超过一般人的志节,能够忍受常人根本不能忍受的事情。普通的人受了侮辱,便要拔剑而起,挺身搏斗,这不足称为“勇敢”啊。世上称为“大勇”的人,能够突然遇到危难却不惊慌,无故遭受侮辱却不发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且志向很远啊!

本文以圯(yi)上老人传授兵书给张良的故事为主线,对张良发表评论。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作者苏轼用秦末的形势来解释圯上老人与张良的关系,破除神秘色彩,是颇有识力的。行文则能纵能收,广泛征引,浑浩流转,变化曲折。苏轼的论文,往往以新意取胜,善于推翻历史陈案,本文就是典型例子。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范仲淹

大意

他们不因外物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也不因外物和个人的得失而悲哀。他们在朝廷上做大官,就替百姓担忧;在偏远的江湖居住,就替国君担忧。

《岳阳楼记》境界广阔,立意高远。作者范仲淹在交代作记的缘起后,略写人们所反复写过的共同看到的“巴陵胜状”,然后浓墨重彩地描写有差异的“览物之情”。无论写阴森的景色或者明丽的景色,无论写悲伤情怀或者写喜悦之情,都写得历历如画,真切感人,相互映衬,相互对照。

文章最后提出理想化的“古仁人”的形象,借此抒发作者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这既勉励了滕子京,也鞭策了自己,并且为后世的志士仁人提供了修身敬业的准绳。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大意

平坦、距离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艰险、偏远的地方,去的人就少。可是,世界上奇妙雄伟壮丽怪异的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艰险偏远、人们很少到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即使不盲目跟着别人而中途停止,但是体力不够,也不能够到达。有了志向和体力,又不盲目跟从别人而且不怠惰,但到了那幽深黑暗、令人迷糊困惑的地方,如果没有外物帮助他,也不能够到达。

宋仁宗至和元年(),王安石在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担任通判,时年三十四岁。他游览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北十五里),写了这篇游记。文章前半部分记游山,后半部分发议论,重点在议论部分。

本篇的议论分两个方面。一是“深思”,说明任何人如果要在事业上、学问上有所成就,就要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作者分析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强调首先必须有坚强的志向,并充分发挥主观努力和利用客观条件,切不可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二是“慎取”,说明应该注意调查研究,慎重取舍,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王勃

大意

年老了应当更加豪壮,岂能改变高尚的节操;穷困时应当更加坚强,不能抛弃远大的抱负。

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边,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担任洪州刺史时所建筑的。李元婴封滕王,故名滕王阁。

作者王勃以瑰丽多彩的文笔,把秋日的美景表现得出神入化,充满了诗情画意。然后借景抒情,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抒发了渴望积极用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磊落不平之气,表达了虽身处逆境却不甘沉沦、自勉自励的强烈情怀。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

大意

打仗全靠勇气。第一次擂鼓,士兵勇气大振,第二次擂鼓,勇气衰退,第三次擂鼓,勇气就消失了。等敌人的勇气消失了,我军擂鼓进攻,勇气正旺盛,因此打败了齐军。

本文着力刻画的是对战争胜利起决定作用的人物——曹刿。在国家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为国分忧;在分析决胜条件时,他不重视少数亲信与神明,而重视民心,表现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民本思想;临战之前,他重视士气,能抓住最好的战机;追击之前,又细心观察,从而稳操胜券。最后的“论战”,把前面设置的引人入胜的悬念,逐个解开,颇有画龙点睛之妙。

中国人学习文言文的启蒙书,历代古文精髓。

清康熙年间,为了帮助当时的青少年掌握古代的文言散文,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编选从东周到明末的篇散文精品,结集为《古文观止》,因所选作品体制多样、应用性强、风格各异、篇幅适宜、语言精练、易于记诵,问世以来,一直作为经典启蒙教本流传城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