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俊秀挺拔的水杉,高耸入云的松树,撑起一片绿荫;成排的玉柏、枫香树相融交错;翠绿的群山与蓝蓝的天空连接在一起……这就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陶厂镇西塔山上的景致。

在半山腰上,有几间简陋的瓦房,主人是西塔村村民易厚掌。30多年来,他扎根山上,投身于植树造林事业,让曾经荒凉的西塔山充满了勃勃生机。

荒山变成青山。含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年的春天,当时我是陶厂镇西塔行政村易庄村生产队长,从广播里听到了国家要对林业实行‘三定’政策,就是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这个消息让我决心承包荒山,绿化西塔。我与含山县林业局一拍即合,很快就签订了承包荒山造林的合同。”易厚掌说。

“当年的西塔山上荆棘密布、石多土少,一铁镐下去,火星四溅。协议签订后的第二天,我就把家里的1头牛、3头猪全卖了,买来树苗,带着一家人,扛着铁镐上了西塔山,风雨无阻,挖宕植树。山上没有水源,每栽一批树,我都要沿着陡险的山路,从山下将一担担水挑上来浇树苗。每年春天,都是我全家最忙碌的时候,一家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山,直到天黑才下山。寒来暑往,荒山渐渐变绿。到年底,我开荒造林多亩。”易厚掌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

顿了片刻,他又开始了讲述:“我更不会忘记,年1月2日,那一场无情的山火,让价值万元的山林全部烧成了灰。看着山林着火了,我和家人喊破了嗓子也没有用啊,只能一边放声大哭,一边用树枝、衣服在山上灭火。急火攻心,我当场晕倒在山坡上。等大火熄灭,我的林场烧毁了多亩,我10年的心血就这么毁了。当时村里的人都认为我会这样倒下去。可是,我不能在大火面前低头。几天后,我又扛着铁镐上了山。我要用另一个十年,让多亩林场重新再来。”

荒山变成青山。含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开始了更为艰辛的第二次荒山造林。一根扁担挑树苗,一把砍刀砍杂草,一个铁镐挖树宕,还有一根用树枝做成的拐杖,这些就是我的工具。每天早上7点,我就从家里出来上西塔山。早上7点上山,中午在山上吃饭,下午5点下山,这是我每天的生活规律;春天栽树,夏天、秋天砍草,冬天清杂、打宕,许多年都是这样坚持下来。”

“可是祸不单行。”易厚掌眼圈微微泛红,“年,我的老母亲因劳累过度去世了。4天后,我老伴宋安英在家门口干活时,一头栽在地里,再也没有起来,去世时手上还攥着一把树苗。年,我在山上劳累了一天,到镇上澡堂洗澡,一头栽到开水锅里,全身82%重度烫伤。”

可是,这一连串打击,都不能让易厚掌离开西塔山。身体一有好转,他又上了山。和易厚掌一道上山栽树的人都称呼他为“大老捶”(方言:光知道吃苦,不知道休息的意思)。易厚掌说:“我烫伤后留下了满身伤疤,皮肤常常像撕裂了一样疼。可是,我看到被大火毁了的绿色又慢慢回到西塔山,内心就欢喜得不得了。”

火灾后,他还到一些林业科研机构和大型国有林场取经,学习以短养长、科学造林的经验;请专家来指导,调整树种结构,淘汰退化林种,搞立体开发,让开荒造林有了资金保障。他还在林地中间和边界上修建了三纵两横总长近6公里的防火通道,筑牢了森林防火防线。

30多年过去了,西塔山终于全部披上了绿装。面对碗口粗的杉木,看到成片的绿色,易厚掌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易厚掌说:“山林里除了栽种了近亩的松杉树外,还开辟了70亩茶园、亩生态林。每年茶园年收入5万元,间伐所得1万多元都用于日常林木管护……”

开荒造林出了名的易厚掌并未忘记困难时帮助过他的乡亲们。他帮陶厂镇村民施胜德承包荒山亩,指导坝里村、山头村近80户农民种植经果林……

荒山变成青山。含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把每一分钱都投在这山上了,这满山的绿色,就是我的财富。孩子们现在理解我了,等我干不动了,孩子们会继续像我这样,守护着西塔山。”说这番话时,易厚掌坚毅的目光凝视着阳光下的西塔山。

近年来,易厚掌相继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绿化标兵、“中国好人”、安徽省“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全国“最美志愿者”等。(韩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