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手有订单,种养不慌。

  向日葵还没开花,鲜花批发市场已经在等着花儿盛开;葡萄尚未成熟,合作社已经摸清了水果进出口流程;农民只要准备好种地的田,秧苗定制化送到田间……如今,田间地头越来越多地迎来“订单式种植”,这一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打通了农业产销的“最后一公里”。

  鲜花还没开

  订单已经满天飞

  “我们有60亩向日葵,一茬一茬在收,花还没开,订单就已经到了。”马鞍山含山县鑫玫沅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金龙的喜悦溢于言表。

  在这个合作社,记者看到数十个大棚有序排列,大棚是用于种植玫瑰的。大棚外是露天种植的一片片绿油油的向日葵地,因为才收获过,目前地里的向日葵还没开。前一阵高考毕业季,马金龙的合作社忙得风风火火,每天枝向日葵往外运送。

  “向日葵是轮流种作,3月-11月一直都有,旺季时一批次就要收获两亩地。”马金龙告诉记者,合作社于年开始种植花卉,占地亩,已成功培植几十种玫瑰,并推向市场,畅销全国各地。种植的向日葵以品质优良、花盘大花期久著称,成为当地花市新宠。

  花卉开放有时间效期,盛开后没有销路会有很大损失。马金龙考察后了解到,当地98%的鲜花来自于昆明,运输、保鲜成本较高。“鲜花种植模式在马鞍山是首次,经过对气候、土壤的研究,最后决定种植向日葵和玫瑰。”马金龙告诉记者,鲜花批发市场对他家的鲜花需求量大,基本上有一批收一批,花在地里还没开,订单就敲定了。

  目前,该合作社已全面打开南京、上海等周边市场,年产50万支玫瑰、20万支向日葵,采取农户养护,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的模式,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壮大花卉产业。“二期大棚已经在建,新增的20亩地很快会投入使用。”马金龙说。

  订单式育秧

  水稻种植“一条龙”服务

  日前,经过工厂流水线播种的秧盘,生长已达适龄期,充分满足机插要求。起秧、吊秧、运秧……整个6月份,安徽省郎溪县农友种苗农资有限公司的陈钦建几乎天天都在育秧基地,忙着帮农户把秧苗全部机插下田。如今,看着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陈钦建觉得这一个多月没有白忙活。

  秧苗育得好,夏种就成功了一大半。今年,陈钦建的育秧基地售出的秧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一倍左右,再生稻余亩,一季中稻余亩,预计产出粮食共2余吨。“这两万亩订单有本地的,也有溧阳的,还有南京高淳、江宁的,种植辐射半径最远的有两三百公里。”

  早在今年年初,郎溪县建平供销农事服务中心就召开了水稻订单种植启动会,现场直接与农户签订机插秧种植订单。“今年开展的‘订单式’服务,有户种粮大户与我们签订合约。”陈钦建介绍说,订单不仅送货上门,还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机械化插秧作业,通过“代育秧、送物资、送技术、保收购”等水稻种植全程社会化服务,为农户们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和过去人工插秧不同,现在都是流水线机械育秧,成熟后的秧苗直接卷起打包,然后下田栽插。1亩地的秧苗,可以满足农户亩地的栽插需求,且秧盘育苗具备整齐、匀称、壮实等优点,可有效增加水稻分蘖,提高有效穗和结实率,为增产增收打下基础。“农业现代化及全程机械化是发展方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力让农民种出品质更稳定、产量更高的水稻。”陈钦建说。

  影响力提升

  订单走出国门

  在句容茅山镇万亩葡萄园里,一串串葡萄早已挂满了枝头,长势喜人。再过一周多的时间,夏黑就要上市了,等到8月初巨峰葡萄也将开始采摘。“今年气温高、天气好,夏黑能提前一周成熟。”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负责人李昀告诉记者,合作联社的葡萄有固定销售渠道,年初就跟盒马、百果园等签订了合同。“这几天,又跟水果进出口公司联系好了,葡萄一成熟就可以下单。”

  眼下,葡萄开始进入着色、脱酸期。这段时间,茅山镇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邀请农业专家走进葡萄园,帮助农户做好梅雨季的葡萄管理,让“丁庄标准”贯穿葡萄种植每个环节。正是因为有了标准,促使当地葡萄走出国门,打开国际市场,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去年9月在葡萄即将下市前,我们有一批葡萄出口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李昀告诉记者,去年试水之后摸清了整个流程,包括空运、海运、报关、提单等涉及的各种环节,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运输问题,由于葡萄的特殊性以及路途较远,对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我们将针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改进。”

  出口订单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也能倒逼果农进一步提升葡萄品质,促进丁庄的葡萄产业向标准化、国际化发展。如今,万事俱备,只待“果”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