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几乎一直听到一种说法,合肥是个“吸血”的城市,靠着掠夺省内其他城市的资源,合一省之力而肥一城,所以才成就了合肥。这种说法一度甚嚣尘上,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一一来分析。
首先这种说法最大的依据就是合肥三分巢湖,伙同芜湖马鞍山瓜分了巢湖,使得合肥从原先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一下子扩大到了一万多,而且成就了“大湖名城”的称号,将巢湖变成了自己城市的内湖。
多说其他的可能都太枯涩而且缺乏说服力,那么咱们就粗暴点,直接看最直接的。
原先的巢湖市下辖居巢区(现县级巢湖市)、无为县(现无为市)、庐江县、和县、含山县。
没找到年比较合适的,直接看年和年的比较。
巢湖市年GDP.5亿元,县级排名8,年GDP亿元,排名6;
无为县年GDP.1亿元,县级排名3,年GDP亿元,排名5;
庐江县年GDP.3亿元,县级排名19,年GDP.8亿元,排名8;
和县年GDP亿元,县级排名40,年GDP.2亿元(调整后),排名40,不过和县之前最繁华的沈巷镇划给了芜湖;
含山县年GDP亿元,排名48,年亿元,排名44。
这里面或许有部分因为年经济调整有所改变,但是可以看到,三分巢湖之后,除了无为市的排名有所落后(相对于年,相对于年并未落后),基本上5个县市在省内的排名都有大幅增长,而且人均GDP增长的更多,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不多分析了。
还有人说合肥抢占资源,把最好的大学都给了自己,确实,安徽省目前最好的两所大学,中科大和合工大都在合肥,但是中科大是什么原因来到了安徽来到了合肥相信就不用我多说了吧,真的很感谢当时的省委书记李德生,正是他的极力争取,中科大最终落户合肥。而合工大前身最早在蚌埠,解放初在淮南,后来在合肥发展壮大。不过当时的合工大很弱小,完全是在合肥发展壮大的,当时淮南最有名的是安徽理工大学(现在也是淮南最有名的,也是省内较有名气的)。另外相对而言,安徽省内头部的几所大学不少分布在其他地市,如蚌埠的安徽财经大学,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淮南的安徽理工大学等,都是省内比较有名的大学,相对其他有些省份而言,安徽省内省会内大学的集中度并不是特别高的。
另有人说合肥把人才都抢到省会去了,导致其他地方人才不足。这个不想说话了,直接看数据吧。
难道合肥不发展省内人才就会留在当地吗?绝对不是的,安徽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在千万左右,在各省外出人口数量上排名前列。如果没有合肥的快速崛起留住部分人才,那么省内人员只会大量外流。即使是目前,安徽省内每年外出务工的人员也非常多,落户江浙沪或者其他地方的也不少,相信这方面的痛楚江西等省份也深有体会吧。
说来说去,不是合肥“吸血”,而是社会的大发展,导致的人口、生产要素等大流通,整个社会、国家甚至全球一体化,如果自己不强大,那么就会被其他地区吸血,只有自己壮大了,才能留住血液甚至吸收外部的营养来发展自身。
对于合肥是这样,对于安徽省是这样,对于当前的中国也是这样!
愿华夏昌隆,山河无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