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中新社马鞍山6月11日电题:探秘安徽凌家滩遗址:玉石文化独树一帜中新社记者张强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县城向南约40公里处的一个几公里岗地上,多年前孕育了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之一的凌家滩文化。6月11日,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墓葬祭祀区。当日,记者跟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来到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秘长江中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凌家滩遗址。中新社记者张强摄11日,记者跟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来到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秘长江中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凌家滩遗址。年秋天,含山县长岗村村民在岗地上挖坑葬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玉器,便报告给当地文物部门。经过试发掘和专家论证,年,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大幕正式开启,凌家滩遗址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经过30多年的发掘,总面积超万平方米的凌家滩遗址,发掘面积共平方米,发现祭坛1处、墓葬68座、环壕2处、大型红烧土块遗迹1处;出土文物0多件,其中玉石器等珍贵文物多件。6月11日,考古人员携当地村民对凌家滩遗址红烧土遗迹片区进行清淤。中新社记者张强摄截至目前,安徽已完成凌家滩遗址区域系统调查面积余平方公里,勘探面积万平方米,发现田王、李岗、单王桥等遗迹点,进一步明确凌家滩遗址整个聚落的结构、社会组织、经济形态和人地关系。其中,有许多发现至今还是未解之谜,专家无法给予解答。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授吴卫红举例说到,在凌家滩出土的玉人身上发现了直径比发丝还细的微孔,而且所有钻孔的摩擦痕都十分规整、平行,这在当时是怎么做到的,现在还不得而知。“有的玉人不仅穿衣戴帽,而且佩戴首饰,这颠覆了我们对远古人茹毛饮血、光膀打猎的传统认知。”吴卫红说,凌家滩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在玉器的多元材料、磨制与切割技术、肖生玉的复杂类型、阴刻线琢磨工艺、原始宗教信仰和“天地四方”的概念等许多方面独树一帜,成为东亚远古文明手工业技艺的标竿和骄傲,同时对当时氏族社会的组织结构与国家形态的出现,产生了重大影响。6月11日,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文物修复师修复凌家滩遗址出土文物。中新社记者张强摄走进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里面有凌家滩墓葬祭祀区、研学旅游基地、文物陈列馆、文物修复中心等,全面展示了凌家滩遗址的前世今生。近年来,中国各级文物部门斥巨资打造了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吴卫红认为,“30多年发掘多平方米,揭秘凌家滩遗址还需要几代考古人的继续努力。”近日,安徽凌家滩遗址发掘工作再次启动,主要发掘地点位于岗地南端的红烧土密集分布区。记者在红烧土考古发掘现场看到,数十名身穿红色马甲的考古工作人员在对红烧土层进行清淤。不远处是三三两两的民居。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现任领队张小雷介绍,本次发掘面积平方米,采取分段揭露的方式,即每隔10米左右布一条长30-40米、宽2米的长探沟,以了解宏观布局。同时按照中国国家文物局的审批意见,揭露至红烧土层面即停止下挖,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论证后研究提后续工作思路。该项发掘作为长江流域5处区域中心聚落之一被纳入到新一轮“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课题。张小雷说,有专家猜测凌家滩遗址是一座古城,这次发掘的红烧土区域,可能是一处大型的公共建筑。“这些说法都需要对凌家滩遗址整体布局的摸底和进一步发掘,这也是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49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