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更乐镇张家庄村,“80后夫妻”赵文波和秦晶晶一起护送学生回家。赵文波和秦晶晶均为师范学校毕业,先后投身当地农村教育事业。年两人相识,共同的教育理想让他们走到了一起。18年来,两人相爱相守,扎根山区,在三尺讲台上共同坚守。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无数村落如繁星散布。其中许多,或囿于深山,或立于孤岛,交通不便,人口稀疏。但正是在这些偏远的角落,一代又一代的乡村教师,用奉献突破了地理隔离的藩篱,用坚守点亮了农村孩子的希望。
从西北边陲到东南沿海,三尺讲台上,这样的师者处处可见。他们之中,既有年过半百、默默耕耘三四十年的白发长者;也有为了崇高理想,勇接重担的“80后”“90后”新人。有专心为听障儿童打开声音之门的特教夫妇,也有“微小学”里身兼多职的“全能校长”……众多扎根于村镇的平凡教师,投身不平凡的教育事业,化身为无数孩子的“筑梦人”。
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教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学技能培训日趋丰富,教师跨区域交流渐成现实,相关政策也鼓励着年轻教师走进乡村。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乡村教师,用奉献和坚守,铺通农村孩子的成才之路。
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在江西南昌湾里区立新村立新学校,乡村教师高自仁在课间休息时给学生讲解科学知识(9月3日摄)。因患小儿麻痹左腿行动不便的高自仁年高中毕业后回到老家,在位于梅岭大山深处的山村里做一名教师。41年来,高自仁拄着拐杖跋涉在崎岖山路,坚守在三尺讲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大山。
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9月6日,福建闽清县上莲乡中心小学教师张钟在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年,“80后”教师张钟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主动要求到偏远教学点任教。为了能安心工作,他还动员妻子和父母都搬到上莲乡工作生活,帮他一起照顾乡村学校里的孩子们。十多年来,张钟扎根乡村,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四川省华蓥市庆合初级中学教师王俊又(右一)与许玉玲在练习剪纸(4月17日摄)。庆合初级中学位于华蓥山脚下,由于距离县城较远,该校大部分教师长期“以校为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教师加入教学队伍。年,在几名青年教师的倡议下,学校开设了“教师夜校”,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之余,每周一至周四的晚上七点半至九点可以参加阅读、书法、舞蹈等活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新华社发(游青摄)
9月4日,江西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半坪小学教师陈春英和学生们坐在教室外吃午饭。年,身为“90后”的陈春英和其他几位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同伴来到深山,开始了特岗教师的生涯。几年过后,陈春英成为唯一留下来的一位。这几年,在山区生活教学的陈春英遇到了很多新鲜事,也收获了很多友谊。她说:“看到学生们健康长大,村民们对我的信赖不断加深,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在新疆霍城县特殊教育学校,许智宏带着听障儿童做发音训练(4月15日摄)。许智宏、周喜花夫妇,是新疆霍城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也是一对双胞胎聋童的父母。20多年来,夫妇二人致力于聋童特教,依靠自己摸索出来的语训方法,成功教会多位各族聋童开口说话,使他们得以融入社会。他们用爱唤醒沉默,让一个个寂静的童年有了声响,让“无言”的花儿唱出欢乐。
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9月5日,贵州毕节市黔西县花溪彝族苗族乡丰坪小学教师杨朝俊和学生一起跳民族舞蹈。时至今日,杨朝俊在当地教书已有34个年头,曾孤身一人守着丰坪小学两个年级的30余名学生,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杨朝俊默默坚守的事迹,吸引了一名支教老师前来“搭班”。今年新学期开学时,当地教育部门又选派了一名年轻的特岗教师来到学校,分担教学工作。
新华社发(杨文斌摄)
9月5日,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教师王正祥在给学生们上课。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米的山间,交通不便,全校只有8名学生。而今年56岁的王正祥既是学校唯一的老师,也在生活上给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在大山深处一干就是38年。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河南南阳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在课间与学生们做游戏(3月20日摄)。17年来,这位普通的小学校长坚守大山深处,用扁担、摩托车为学生们运来学习和生活用品;把自己磨炼成了“手持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型”教师,挑起了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
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合群初中,温华芬老师在课后辅导学生功课(4月10日摄);中图为:在马山县白山镇同富小学,侯宇宸在听课(4月10日摄);右图为:在马山县白山镇同富小学,侯瑞良老师在辅导学生功课(4月10日摄)。年9月,广东茂名选派优秀教师到广西马山县支教。茂名市电白区木苏中学老师温华芬得知后,与在电白区陈村中学任教的丈夫侯瑞良积极响应,决定带上9岁的儿子侯宇宸共同来到马山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左图为年11月17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安马小学寨全教学点教师吴周成和学生们走出学校;右图为年6月10日,黄开亮在位于吊脚楼里的教学点目送学生离校。作为该教学点的一名老师,黄开亮在这座三面透风的吊脚楼里坚守了30年。年,师生们搬进了三层高的新教学楼;而黄开亮的学生、“95后”小伙吴周成也回到学校,以支教老师的身份传承老班主任的奉献精神。
新华社发(黎寒池摄)
安徽含山县运漕镇杨谢小学河北教学点教师汪开宽(中)在放学后乘船到岛对面的集市买菜(年9月5日摄)。河北教学点所在的河北自然村四面环河,岛上人口不足人。30年前,师范学校毕业的汪开宽来到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近年来,学生数量慢慢减少到个位数,其他老师陆续离开,最后只剩下汪开宽一人。然而为了岛上的孩子们不用涉险过河上学,汪开宽依旧选择了坚守。
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