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含山县仙踪镇五里村深耕土地资源,发展乡村产业,通过抓产业、促振兴,不断发展壮大丘陵地区村级集体经济。该村已建成稻渔综合混养、小龙虾苗种培育、锦绣黄桃园、大棚果蔬园、优质稻米种植、蚕桑养殖等产业基地。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69.63万元,年有望接近百万元大关,先后荣获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安徽省“美丽乡村”、全市十佳美丽乡村等称号。“金稻渔”养出基础产业五里村属含北丘陵地带,耕地面积亩,仅占全村总面积的1/3,其中最大的亩连片耕地位于村东北角的大凌圩。该地块以前从事普通的稻田种植,亩均效益只有元左右,年景不好的时候甚至还会亏本。年村里投资万元开始实施“金稻渔”扶贫产业项目,至年建成1亩全市最大的“金稻渔”稻虾综合混养项目基地,除稻虾混养外,还放置了鳊鱼苗、鲶鱼苗,实现了虾、鱼、稻混合种养,产值效益实现大幅增长,仅小龙虾养殖一项亩均效益就可达到0元,基地生产的绿色生态“虾田稻”也比普通稻米价格高出一倍。年扩大基地面积亩用于小龙虾苗种培育,解决了基地的苗种配套问题。“金稻渔”项目基地在有限的田亩内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富了农民和养殖户,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成为五里村面积最大、效益最高的基础产业基地。农民的每亩土地承包金由元增加到元,养殖户每年的总利润可达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分红7万多元。“金土地”展开“农田四变”五里村地势起伏不平,部分田块面积小、不成片,播种、施肥、用药都需人工操作,收割费用也比连片大田高出30%,农民流转土地租金较低,大户耕作效益低下。五里村投资30万元在丁程、大武两个自然村交界处选择地势落差较大的亩农田,实施“小田变大田”耕作化改造项目,通过削高填低的方法将小块梯田改造成平整大田,新修机耕道路,便于农业机械化操作,并解决了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的运输问题。实行填埋小沟小塘、削平岗地荒坡、推平部分田埂等措施,新增耕地5亩多。经过疏浚沟渠,做到涝能排、旱能灌,旱涝保收,每年可增产粮食20%以上,每亩增加收益多元。“金土地”种下致富希望年,五里村联合骆集、金洼两个村再度实施“金土地”项目,利用项目资金和帮扶资金平整改造坡岗荒地亩,抱团发展蚕桑产业,开辟产业振兴新战场。五里村共投资15万元,以村集体名义在骆集村流转退耕还林土地建设桑园50亩,在骆集村利用闲置土地实施农用地建设养蚕大棚,今年首批养殖的“蚕宝宝”目前已吐丝结茧。今年是项目启动的第一年,桑叶产量没有达到丰产期,只养殖了一季秋蚕,预计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明年桑叶产量将大幅增加,在春季和秋季养殖两季蚕,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蚕桑产业是安徽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仙踪镇有退耕还林土地1万多亩,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目前五里、骆集、金洼3个村已经开始谋划蚕桑基地的二期项目,更大面积的桑园、蚕舍以及茧站将陆续开工建设,根据规划,未来几年,几千亩的蚕桑产业小镇将逐渐变为现实。(夏文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