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美丽乡村建设省级验收创佳绩
至年的27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25个省级中心村全部通过省级验收
寿县在皖北片26个县区中排名第3,凤台县在皖中13个县区中排名第4,分别荣获“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持续巩固建成镇村建设成果,扎实推进美丽乡镇和中心村建设,有序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打造了具有淮南特色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年9月份以来,共建成美丽乡镇27个、中心村个、完成自然村环境整治个;在建美丽乡镇31个、中心村93个、自然村环境整治个,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呈现梯次推进、整体提升、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日,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传来喜讯:至年的27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25个省级中心村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其中寿县在皖北片26个县区中排名第3,凤台县在皖中13个县区中排名第4,分别荣获“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树立了标杆。
美丽乡村点缀“南工北旅生态县”
寿县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改善农村面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责任落实、工作调度、考核奖惩,让广大乡村刮起美丽风暴。
建设美丽乡村,重在下好“一盘棋”。该县注重规划引领,按照“城乡一张图、规划全覆盖”的要求,做到建设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统筹。注重彰显乡村特色,打造了一批美丽集镇、特色乡村,隐贤、正阳关、瓦埠等乡镇建成区整治,既突出古街风貌又结合旅游发展。注重突出群众主体,坚持群众的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建、自己管”,引导群众参与规划和建管,让群众看得见山、望的见水、记得住乡愁。
建设美丽乡村,重在建立长效机制。该县注重构建高效领导机制,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坚持“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3片每月督查调度一次;县几大班子领导实行一季度一观摩,与工业经济和重点项目同时调度、打分;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两月考评排名一次;县美丽办对乡镇不定期督查,每月通报一次。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并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建设美丽乡村,重在加大要素投入。该县注重加大资金投入,年省、市、县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万元,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万元、引导社会资金万元;年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达到.8万元。注重长效管护,探索城管执法队伍向基层延伸,执法范围基本覆盖所有乡镇;紧密结合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积极推行“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聚焦“生态宜居环境美、兴业富民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目标,该县编制完善了产业发展规划,注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万元,省级中心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同时,推动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以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推进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此外,突出开展环境整治,把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列入美丽乡村建设,乡镇建成区老旧街区及旧村改造型中心村积极推进雨污分流建设,新建小区实现雨污分流全覆盖。
广大乡村化作美丽凤台的幸福注脚
凤台县围绕“生态宜居环境美、兴业富民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建设目标,坚持典型示范、点面结合,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兼容、可持续、可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万元、整合资金万元,完成7个省级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43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和48个市县级中心村建设,打造了前元、板张集、酒东、店集、新河、安绠、界东、太庙、马店驻地等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精品村镇,并顺利通过省、市级验收,荣获年度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目前,年度8个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33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正稳步推进,年度11个省级中心村规划编制和项目审定同步进行。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综合施策,最大限度凝聚合力。该县坚持层层发动,及时召开县、乡、村三级推进大会,建立县领导干部包点帮扶制度,强化乡镇建设主体责任和县直部门职责,确保精准指导、帮扶到位。坚持规划引领、整体推进,坚持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十三五”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尊重群众意愿,提升文化内涵。坚持拓宽渠道、项目规范管理,整合交通、涉农、党建等专项资金,构建了“多元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制定出台《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全程接受监督,确保公开透明。
同时,该县坚持集中整治、全面提升,结合“向垃圾宣战、建美丽家园”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一体化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扎实推进驻地建成区治脏治乱、中心村
环境整治和建设点绿化亮化工作。坚持狠抓项目、增强后劲,采取“周报表、周调度、月排名”方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盘点销号,强力推进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和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项目,目前,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省级中心村建设工程类项目已基本完工,建设点环境整治和后期提升项目正抓紧推进。坚持严格督查、兑现奖惩。坚持“每周督查调度、每月通报排名、季度考核奖惩”制度,实行对账销号,跟踪督促整改;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考核和干部管理体系,排名前三名的通报表扬,后三名通报批评、约谈、扣发奖金,并作为干部任用重要依据。
(记者朱庆磊)
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做好赛事筹备工作
5月29日下午,“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淮南站比赛筹备工作协调会在市政务中心召开。
会上,此次大赛组委会各主要成员单位汇报了前期赛事筹备工作进展情况。会议要求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围绕综合协调、赛事安保、医疗救护和宣传舆论等重点,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高标准完成赛事筹备工作,齐心协力把本届赛事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做好各项组织服务工作,切实为本次赛事的成功举办助推发力。要抓住重点,聚焦赛事宣传、组织、安保、医疗、应急等工作,进一步把本次赛事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记者何婷婷)
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5月29日下午,市委常委张祖保前往大通区九龙岗镇、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暗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
张祖保在暗访时指出,通过前期的综合整治,两镇所在地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现象依然存在,要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切实提升农村环境。张祖保强调,各县区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明确工作任务,把责任落实到人,把任务落到实处。要以农村环境提升行动为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乡镇所在地、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整治。要逐步加大投入,坚持常抓不懈,坚决防止临时“一阵风”式的行为,坚持标本兼治,加强日常管理,让干净整洁有序成为常态。要广泛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活动,推进农村村居环境和人文环境全面提升。
(记者朱庆磊)
坚持问题导向对标真抓实干
5月29日,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涛前往“路长制”责任路段电厂路和淮滨路现场督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有关部门及田家庵区相关负责同志陪同。
刘涛进行了实地查看,了解了电厂路和淮滨路人行道破损维修、停车位划线、供电及通讯线路整理等情况,在现场进行了调度。
刘涛强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淮南的五大发展和城市形象,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创建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各相关责任单位要结合电厂路和淮滨路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对标真抓实干,按照国家文明委的要求,逐条对照整改;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要加强创建的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加大投入、补齐短板,硬件建设要有新的提升。
(记者刘银昌)
市委组织部志愿服务队成立
5月29日上午,市委组织部志愿服务队成立暨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委组织部扶贫联系点潘集区祁集镇许岗村举行。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朱学亮出席活动。
朱学亮在活动中强调,要把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与继承组工干部为民、奉献精神结合起来,把发挥聪明才智与积极担当作为结合起来,把履行组工干部职责与增强群众观念、推动淮南发展结合起来,在淮南社会事业发展蓝图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光辉一笔。要创新志愿服务举措,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切开展志愿服务,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活动中,市委组织部党员志愿服务队成员与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市农委的农技专家、医院集团的医疗专家等为群众开展了志愿服务。
(记者何婷婷)
基层扫黄打非信息员“充电”培训练精兵
5月24日,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走进谢家集区,对该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余名扫黄打非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
基层扫黄打非信息员通过集中学习“扫黄打非”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分解扫黄打非“护苗、净网、秋风”等五大专项行动基层工作任务,掌握扫黄打非进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重点、难点,通过健全联防网络,夯实工作基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基层文化市场环境风清气正。
近年来,我市通过推进“扫黄打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点,创建基层扫黄打非工作联络站余个,各扫黄打非联络站基本达到“有办公地点、有人员力量、有经费保障、有宣传专栏、有举报电话、有工作台账”六有标准,使“扫黄打非”工作扎根基层,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形成扫黄打非工作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
(通讯员朱沛国)
(来源:淮南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