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眉绿茶的历史渊源

含山县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安徽省中东部,隶属于马鞍山市,毗邻省会合肥。含山风光旖旎,含山含水,景致迷人,因“群山列峙,势若吞含”而得名。

含山产茶历史悠久,据康熙《含山县志》记载:“五代宋初著名道士陈抟,曾在含山苍山炼丹,带来茶种栽种,并授其制法”,后出产过“远山”“云雾”“月团”等茶叶,期间,出产的“远山茶”品质好,曾作为贡茶,(后世理解:“远山”时指早春新萌发的茶芽形状如女子一般,含情脉脉,眉清目秀。后根据历史上出产的贡茶“远山”,结合我县县域名称“含山”,后更名为“含眉”,含,不仅指含山县名,还指茶芽含苞待放的品质;眉,指茶叶秀丽外形,释义:含山含水生态含眉)。县志记载,康熙二十三年(年)上贡远山茶一百叁拾叁斤。《中国名茶志》中记载;“宋代安徽名茶,除黄芽、天柱、丫山阳坡横纹茶外,还有六安龙芽、和州苍山茶(有远山、茗茶等)。

含眉绿茶的人文特点

含山不但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而且茶文化氛围自古以来尤为浓厚,特别是千年(东汉末年建镇)古镇运漕,明、清鼎盛时期,运漕有32条街、72条巷,人口达1.6万人。各类商号、钱庄、当铺、茶馆等数百家,其中茶馆就有鲍义兴、顺义楼、聚钱楼、庆花楼、天成楼等几十家,唱茶歌、载茶舞、斗茶、喝早茶、吃晚茶习惯一直传承。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张风,明代著名思想家王畿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茶诗词、歌赋被民间广为传颂。而今茶园观光摄影、采茶制茶大赛、品茶斗茶、最美茶姑评选、涉茶主题微电影等茶旅、茶事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呈现。

随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年至年,我县连续四届举办了“含眉采茶节”活动,每年3月底4月初在含眉茶博园拉开帷幕,该活动周期长,内容、项目精彩纷呈。年4月2日,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央视新闻微博、客户端、移动网、今日头条、等平台四次连线,多角度、深层次直播了含眉绿茶采制技艺与采茶节活动盛况,此外,《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经济日报》、《安徽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省广播电视台、《徽茶》等国家、省、市级主流及专业媒体纷纷报道活动盛况。该活动已累计接待来自周边大中城市游客多万人次,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质量特征

(一)外形眉状匀齐。外形微扁如眉状,叶面光滑,色泽绿翠,均匀整齐。

(二)汤色碧绿清澈。汤色为“嫩绿明亮”或“碧绿清澈”。

(三)滋味甘醇爽口。茶滋味为入口鲜爽、回味甘甜。

(四)香气高长。有兰花香或板栗香,且香气高长,茶汤到冷或空杯时尚存余香。

(五)叶底嫩匀。细嫩成朵,嫩绿匀整。

含眉绿茶的质量特色与地域的关联性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含山县属于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县境西北以丘陵、山地为主;东南为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长江支流水系密布。我县大小山峰81座,海拔高程一般在米左右,全县森林覆盖率43%,全县中小型水库近百座。

我县茶园基本上是依山傍水而建,长年水汽交融、空气湿度大,土壤含水率高,优越的山林、水库条件满足了茶树喜漫射光下生育生长的特点,产生较多的含氮化合物,形成多种氨基酸,造就了含眉绿茶独特的香气和色泽。

含眉绿茶产区地形基本上是三面环山一面迎水,且西北高、东南低,独特的地势,有效的抵御了寒风霜冻对茶树的侵害,造就了含眉茶树具有发芽早、发芽齐、鲜叶持嫩性好、适制性好的特点,为塑成含眉绿茶秀丽的外形提供基础保障。

含眉绿茶产区土壤主要是黄红壤、烂石地,PH值一般在4.5-6.5,林区土层深厚疏松且土壤中腐殖质丰富,满足了茶树喜酸喜深喜肥的特性,为茶树生长提供了极佳的土壤条件,促进有机物的合成和积累,造就了含眉绿茶鲜醇爽口、香气高长的独特风味。

(二)茶树品种适制性强。

含眉绿茶采制主要以通过国家鉴定推广的小叶种良种茶为主,适制性强,形成含眉绿茶的特殊品质,可谓良种才能育名茶。

(三)种植技术牢靠,采制技艺巧妙、精炼。

含眉绿茶产区的茶农,从小就从事茶叶事业,对茶叶的栽植管理技术掌握牢靠、熟练,对茶叶的采制技艺掌握巧妙、精炼、得心应手。合理采摘、制法巧妙是塑成含眉绿茶优异品质的共性、个性之本。

安徽含眉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热忱欢迎巢湖市广大消费者前来品尝选购

品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