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老穆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信息,广州一英语机构将家长移出群聊后,宣布破产。
为何会破产呢?
据了解,该机构称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经营,将会以换课的形式抵消剩下的课程。
“换课”只是老板的一厢情愿,家长们可不买账,想要退款。但是,负责人玩起来了“消失”,家长们难以拿到剩余的学费。
“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科类辅导班将面临“转型或倒闭”的处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不少机构就会因为“资金链”断掉而选择跑路。
看到这,或许有人要问:“辅导班不是挺赚钱的吗?为何总是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呢?”
对此,老穆简单解释一下,培训机构是先收费,后消耗课程。
由于收费快,消耗慢,在这样的情况下,培训机构就会拿“预收款”做各种事情。比如扩大校区,投资其它行业,发放员工工资,缴纳水电费和房租,甚至还有老板拿来买房······
在这样的情况下,培训机构就需要通过不断的招生,不断的收款来维持现状。
如若培训机构突然招不到生源,资金链就很容易断掉,机构也就会面临倒闭境地。
朋友们,这下你们应该明白了吗?这也是为什么“双减”政策落地后,许多机构跑路的原因。
老穆认为,“双减”之下,以下这五个问题需要引起家长、失业老师或有关部门的注意:
(一)培训机构跑路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老穆在开篇已经讲了,面对此类问题,家长要做好以下对策:
自己先核算孩子的课时消耗,看看还剩多少钱。如果记不清楚,也要先估算一下。
带着算好的课时费,尽快与机构方联系,商讨退费事宜。
如果机构不退费,那就要报警处理了,莫等到“人去楼空”后再干着急。
在此,老穆要提醒家长,如果有机构现在还在向你催续费款或秋季课程费用,那你可要当心了,要想好了再做决定。
当然,对于一些大型机构,尤其是有艺术类培训的机构,他们一般不会跑路,但家长也要及时跟进,不可大意。
(二)培训机构打擦边球问题。
本次的“双减”政策,主要针对学科类培训机构,艺术类不受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排除有些学科类培训机构会打擦边球,将学科类培训机构包装成艺术类或素质类培训。
老穆在此要奉劝各位,莫要触碰国家政策的底线。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要做好检查工作,不让此类事件发生。
前几天,教育部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明确了学科类与非学科类范围的界定方法,希望培训机构能够好好学习一下,避免误入歧途。
(三)培训机构转入“地下”问题。
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不排除有些机构或个人会铤而走险,将培训班办成了“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还有的机构或个人,将培训班隐藏着更为隐蔽,一般人是找不到的,即便找到了,也会留条“后路”,真正做到了“进可赚钱,退可跑路”。
老穆认为,这样的培训机构,不仅仅涉及违规问题,还对补课学生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再者,当下疫情比较严峻,聚集性补课,还有传染的风险。一旦造成了传染,后果不堪设想。
比如在安徽含山县“踹门查补课”事件中,涉事补课老师就因为自己有多万的负债,故而选择触碰红线,进行聚集性补课。
试想一下,倘若因为此事而造成疫情感染,这个责任谁能承担得起呢?
老穆希望这个问题,不仅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家长也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让孩子参加这类辅导班。
(四)个人进入家教市场而带来的安全问题。
“双减”之下,学科类培训班不能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进行补课,在这样的情况下,私人家教也就产生了。
然而,私人家教就安全了吗?
我看未必!
老穆认为,私人上门家教,或有可能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男家教辅导女学生,或者女家教辅导男学生,家长都应当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老穆建议,老师辅导时,家长可在一旁进行旁听,不可让他们单独在一个房间。
不排除有家教老师会“顺手牵羊”,尽管这样的事情很少会发生,但家长还是要提防。
女家教的安全问题也要考虑。
总而言之,私人上门家教,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不论是家长、学生,还是补课老师,都要注意。
(五)考编与考公竞争激烈而带来的问题。
“双减”之下,教师编制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性必然会异常激烈,这一点,毫无置疑。
老穆认为,不仅仅是培训机构的老师失业后会参加“考编”与“考公”考试,大学生毕业后,也会参与这两类的考试,尤其是在学科类培训班的路被堵住了,考编的竞争更加激烈了。
考试竞争激烈,本是一件好事,能够录取到更优质的生源,但过度竞争也要造成一定的教育焦虑和教育负担。
再者,市场上的“考编和考公”培训班也会迅速崛起,但质量却参差不齐,这也会给考生们带来新的困扰。
学科类辅导班“凉了”,作为家长,要提前想好对策,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学科类辅导班“凉了”,作为失业的老师,也要尽早想好出路,避免走弯路。
学科类辅导班“凉了”,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也要做好管控工作。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