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这些是我多年心血的积累,主要是徽章、收藏章和装饰章,有两千多枚。”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合肥车务段职工杨继承家中,发现他这里如同一个微型收藏馆,纪念章、钱币、邮票、老物件等收藏品琳琅满目……谈起“收藏经”,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百宝箱”,依次排开一枚枚小小的纪念章,向记者展示保存多年的宝贝,似乎有叙述不完的故事。
最为珍贵纪念章:承载着渡江战役那段烽火岁月
不同时期的纪念章,有不同的特殊意义。“这些是解放战争系列的纪念章。”杨继承依次分类排开收藏的纪念章。这些章多为铜质,部分采用珐琅彩、烤漆等工艺进行上色,多标注有所纪念的战役名称和年份。
在杨继承的珍藏品中,他自认为有一枚最为珍贵,最有纪念意义。“这枚纪念章的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杨继承取出一枚纪念章,捧在手心里向记者展示,“我父亲曾经也有一枚这样的章。”
这枚朴实无华、没有色彩的渡江胜利纪念章,通径3.5厘米,正面主体图案是一名持枪战士,背景为波涛滚滚的长江和扬帆的战船,底部铸有“渡江胜利纪念”字样,背面印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颁发”及“年4月21日为渡江战役纪念日”字样。
杨继承讲述道,年2月,解放军战士提前驻扎在进安徽沿江带的大小村落里,其中包括杨继承的老家——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解放军到达江岸后,一直在为过江做准备,他们不嫌条件苦,就住在老百姓家茅草房里,一户人家差不多一个班的人,然后造船、练游泳。”杨继承说。
年4月21日凌晨,渡江战役打响,百万雄狮过大江。“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江水。”杨继承的父亲杨立文,作为民兵队长顶着枪林弹雨补给粮草、运送弹药,同时抢救伤员、运送牺牲的战士遗体。战役胜利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杨立文的功劳,发给其一枚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
纪念章沉淀着历史的重量,铭刻着舍身报国的英雄儿女的卓越功勋。父亲将那枚纪念章视若珍宝,收藏在身边,留作历史纪念。“一寸山河一寸血,新中国的成立,是人民英雄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杨继承说:“每当看到这些红色印迹纪念章,我就想起父亲所经历的那段烽火岁月。”
用“纪念章”教育孩子饮水思源
杨继承收藏的纪念章题材涉及经济、历史、人物、风景,还有的涉及地理、科技、旅游、生活等方面。他说:“我特别喜欢收藏这些老物件,因为它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厚重历史。”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先是夺取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解放了东北、华北。接着又发起猛烈的追击,数百万大军胜利渡江,成功解放了西北、西南、东南、华南、海南岛等地区。每逢重大战役结束,政府都及时颁发纪念章表彰功臣。
这些小小纪念章,串起了一段段红色历史记忆。这些红色收藏品,仿佛是一幅幅历史画卷,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光辉足迹。“纪念章满含着情感的温度,凝聚着家国情怀,承载后人对民族英雄的无上崇敬与深深怀念。”杨继承动情地说,“每一枚纪念章,其背后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每次拿出来,我仿佛就被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今天的和平环境,是靠共产党人苦苦打拼出来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杨继承在家中经常用这些“活教材”同女儿分享收藏酸甜苦乐,教育引导她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在任何时候不能忘本,要学会饮水思源,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要求家人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学会艰苦朴素、和睦团结,学会感恩社会。
希望和更多人分享纪念章背后的历史记忆
“这些纪念章,有的是我同藏友互通有无换来的,有的是我从古玩市场淘来的,比如这些抗美援朝的章就是我买来的。”杨继承道说“这么多年,在这些纪念章上我花费有好几万元。”
有几枚纪念章上印有朝鲜语,让记者感到好奇。杨继承解释说:“这些是朝鲜政府颁发的各种功劳奖章、军功章。”多年来,收藏各类纪念章,成为杨继承工作之余和生活中学习党史、军史、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杨继承的家族成员里,有12名当过兵,最长的一名堂弟当兵三十多年,前几年才退伍转业。“这些部队徽章、毛主席像章,大多是当兵的兄弟们给我的,这枚抗美援朝时期的和平鸽纪念章是我姐夫赠送的。”杨继承取出数枚工艺精致的徽章给记者看。
这枚平鸽纪念章造型别致,具很强的观赏性。这是一枚铜制徽章,外形为五角星状,上端书写着“和平万岁”四个字,四周是红色烤漆,中间就是当时人人皆知的抗美援朝的和平鸽,鸽子以昂扬的姿态展翅高飞,展现出对和平的美好期待。
“我姐夫今年87岁,16岁便跟着当兵的爷爷和哥哥去抗美援朝,在兵工厂帮助修理装备。”杨继承兴奋地说:“和平鸽纪念章通径分为4.5厘米和4厘米,据说形状大的是配发给志愿军团级以上的人员。我姐夫有好几枚‘小鸽子’,就送给了我一枚。”
前不久,这位低调的铁路“收藏家”被单位的人知道了,大家纷纷要求他将藏在家中的这些纪念章带来亮亮相,一起重温历史,不忘岁月的沧桑。“听到这个请求后,我很受触动,确实想说说多年收藏的故事。”杨继承感慨道,他明年就要退休了,在建党周年之际,能将手中的旧物件带到单位展示,也算是在退休前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好事。
陆应果张婷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
编辑许大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