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分别为徐菲、杨馨、祝枝颖、俞泓、王媛 

她们曾是一起奔赴基层的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又一起携手转岗至公安队伍,成为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分局的5位警花。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这5位曾经的村官,回忆起那段未曾远去的村官岁月,依然饱蘸深情,感恩基层经历带给她们一生的精神滋养。“三八妇女节”之际,让我们一起分享她们从“村官”到“警官”的成长历程吧,并以此向所有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女村官们致以节日的祝福。

01

与皂角村的故事未完待续

王媛

“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以后干什么……”读王小波的《三十而立》,这段话让我回忆起5年前在善厚镇皂角村的村官经历。

到村工作的第一天,我行走在一片片金色的稻田里,心中既有好奇兴奋,更有迷惘忐忑。三年时光转瞬即逝,怀着对村民和同事的感激与不舍,我在熟悉的风景里告别,从一名大学生村官走上警察岗位,穿上了梦寐以求的“藏青蓝”。从事公安工作快两年了,可三年村官经历却总是在脑海中浮现。虽然工作岗位变了,但服务群众的信念没有变。

忘不了,曾经在夏天顶着高温,走在田间地头,和村民一道查看庄稼长势,和村干部规划水利工程;冬天冒着大雪,同妇女主任起早贪黑走家串户,开展计生宣传;多少个深夜,独自坐在电脑前整理村务档案。但印象最深的还是我遇到过的那些可爱的人和事。敬业的村干部们,教会我如何做好村级事务,开展群众工作。普通的村民,总是拽着我唠嗑,虽然聊的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如同行走在稻田里,传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

年,我通过公务员考试,分配到博望公安分局新市派出所,成为一名户籍民警。平日打交道最多的仍是淳朴的村民,虽然当时我对方言还没完全掌握,对工作内容也有点陌生,但我一点也不担心。三年村官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阅历,也潜移默化地锻炼了我与村民相处的能力,明白了普通群众、特殊群体办事的不易,所以在办理户政业务时,我尽量让他们少跑路,并主动走进村里、走到困难群众家中,开展上门服务。

在开展无户口人员登记申报工作时,因为村官经历,我不仅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关键点,调查笔录高效完成,也能够严格按照户籍政策规定,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各项解释工作,极力为他们解决困难。从而使派出所的内勤工作很快上手,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

村官时期,我总想着凭一己之力做好事、干大事,然而却总是想得多做得少。倒是为群众做的那些一点点小事,最终让我收获快乐。帮助贫困毕业生争取助学金,帮扶困难老党员解决生活困难,关心家庭困难学生的成长……直到今天,逢年过节我还会收到来自村里困难群众的问候,感受到特别的温暖。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进入警营的第一年,市公安局与皂角村结成帮扶对子,全市公安干警都加入了改变皂角村贫困面貌的工作中。如今的皂角村正加速发展,而我与皂角村的故事也未完待续。(作者为博望分局丹阳派出所民警,原为和县善厚镇皂角村书记助理)

02

从专职村书记到兼职副书记

俞泓

那一年,我和大多数村官同行一样,想在村里大干一场。然而到村第一天我就懵了。从小在城市生活的我,连村民们说的话也听不懂,兴奋的情绪骤然降至低谷。在组织部门和村干部的关怀下,我提起勇气,从做报表、开证明开始,慢慢挑起了担子,渐渐与村民熟悉起来。平日一有空,就到村民家串门,帮村民干活、和村民聊天,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随着工作深入,我组织村民创立了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创业富民成了我工作中最大的追求。我也因此成长为村书记。

那时候,每逢村民矛盾纠纷调解、综治维稳等遇到困难,派出所民警总会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让我对“藏青蓝”有着极大的好感。也许正因为如此,我后来报考了人民警察。报道的那一天,正巧碰到村民纠纷调解,我习惯性地上去向村民了解情况,协助社区民警处理。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插曲,给派出所及分局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在博望公安分局实施警务向基层延伸战略实施时,我被抽调担任东城村包村民警。凭借着村官工作经验,工作上手特别顺畅,连东城村的干部也对我刮目相看。后来,我主动融入村民大管家平台,与网格长共同肩负起服务群众的责任,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因地制宜采取“政+警+企”警务联勤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后,我又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兼职副书记,专门负责综治维稳这块工作,身边小伙伴笑着说:“你又变回俞书记了。”

虽然离开村官岗位有遗憾,但是现在的包村民警工作又让我发挥所长。今年1月,我被省公安厅评选为“优秀人民警察”,内心无比激动。从村官到警官,岗位在变,不变的是一颗为民服务的心。(作者为博望派出所民警,原为当涂县大陇乡孙赵村党总支书记) 

03

儿时种下的梦想终于发芽

祝枝颖

三年村官时光恍如昨日,还没来得及好好体味就离开了。现在回想起来,正是那段相对艰苦却又充实的岁月,让我磨练了品格,积攒了一生前行的能量。

三年前懵懂的我来到含山县。依旧记得那天镇领导来接我与另一名同事,一路上给我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依旧记得那年寒冬,质朴善良的林大娘送了我一碗刚出锅的饺子,至今温暖着我;依旧记得那年初春,社区老榕树下老党员与我倾心交谈,给我信心和力量;依旧记得那年酷暑,我和社区干部们一家一户进行人口普查,汗流浃背却干劲十足;依旧记得那年金秋,社区书记为一孤寡老人的养老保险来回县里不下10余次。在林头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看到了真实的农村、真正的基层,找到了遗失的梦想,坚定了今后的道路,增强了使命与担当意识。

“基层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个坐标。”入警两年,我始终不忘那年在入警公告栏中找到名字时的激动,儿时种下的梦想终于发芽。

两年来,我深感人民警察所担负的责任之重,见证了交警们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始终站立在交通要道上指挥交通;见证了刑警们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始终奋战在侦查办案的路上;见证了户籍警们无论春夏还是秋冬,从来都没有完整的假期,常常在群众需要时就立即出现;见证了消防战士们面对火光扑面,面不改色勇往直前;见证了巡特警们巡逻在大街小巷,协助破案、维护安宁;见证了经侦民警们长期出差,倾心尽力办理经济案件为民挽回损失;见证了技术警们穿梭于各类现场,通过细致勘查寻找蛛丝马迹;见证了治安警们永远在接警、处警路上忙碌,为民解决小到邻里纠纷大到打架斗殴的案件……

很荣幸是我是其中的一份子。很感恩村官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铸就了现在的我,让我有幸与所有公安一线的同志们默默地挑起这份担子。(作者为博望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原为含山县林头镇乐城社区书记助理)   

04

体会“藏青蓝”职责所在

徐菲

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便走上了大学生村官之路,来到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山河村担任村官。年我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巧的是依然被分在丹阳镇。毕业这几年,不论是为村民服务的村官还是为辖区群众服务的警察,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离开村官岗位已近三年,但到村部必经的小路、池塘以及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依然会浮现在眼前。还记得到村之初,走访因车祸导致脑瘫的困难家庭、帮助其申请低保的情景。随后的几年,走访帮助困难户、调解矛盾纠纷、开展基层党建等成为工作常态,跟村民的关系日渐融洽。

派出所的业务工作比较繁杂,但只要听到群众满意地说声谢谢,一切压力便烟消云散。我曾经为辖区无户口人员申请免费亲子鉴定,为他们奔波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最后成功落户。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一身“藏青蓝”的职责所在,收获了喜悦和归属感。(作者为博望分局新市派出所民警,原为博望区丹阳镇山河村第一书记)   

05

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

杨馨

年11月,我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从当涂县塘南镇来到博望区博望镇西城村任驻村民警。从“村官”到“村警”,一字之差,看似不同,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

记得成为村警后到村走访,博望的方言让我有些发慌,这些陌生的语言,听来简直跟天书没什么区别。这种感受让我忍不住回忆起村官时光。那时我与一位前来询问新农合报销的奶奶交流,我俩“鸡同鸭讲”地说了半天,最后实在无奈,只好请隔壁卫生室的老医生来当翻译,这才回复好老奶奶的问题。从那之后,我总是多听多说,慢慢攻克了语言关。在博望,“一标三实”人员信息采集、矛盾纠纷化解、无户口人员调查……所有工作都是从小小的方言开始。

从塘南到博望,从村官到村警,不同的口音、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角色,却饱含着相同的质朴与期盼、肩负着同样的职责与担当。(作者为博望分局博望派出所民警,原为当涂县塘南镇大高村副书记)

文章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