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增进安徽文化认同感归属感·

凌家滩再揭神秘面纱

扫码阅读更多内容

在墓葬祭祀区西侧休息广场区域出土的最大的石钺。

红烧土遗迹片区出土的陶杯。

▲墓葬祭祀区西侧休息广场区域出土的最大的玉璜。

墓葬祭祀区西侧休息广场区域出土的最大齿轮形玉璧。

凌家滩,位于含山县铜闸镇,静静地躺在裕溪河中段北岸。这是一处迄今发现的长江下游巢湖流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距今年至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组织考古队对凌家滩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出土大量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年至年,凌家滩遗址主动性发掘地址位于岗地东南端的大型红烧土遗迹片区。年还因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需要,对展示工程范围内的墓葬祭祀区西侧休息广场区域进行发掘。3年来的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11月24日,记者来到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探访遗址再发掘的重大发现。

在墓葬祭祀区西侧休息广场区域,出土文物余件,其中绝大部分出自大型石头铺垫的祭祀坑,主要是石器、玉器和少量陶器。凌家滩考古发掘领队张小雷告诉记者:“通过这一处遗迹的发掘,我们证明了,在墓葬祭祀区西侧,同样存在一处大型的、与祭祀活动有关的祭台形状的遗迹。”

考古人员在祭祀坑出土大型石钺60余件,其中一件长38.3厘米,为凌家滩遗址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的石钺。玉器多为残碎饰品,器形以玦占绝对多数,其中一件宽体玉璜,外径23.6厘米,为该遗址出土的最大的玉璜。同时,它们也是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石钺与玉璜。此次发掘的一件龙首形玉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一端阴刻成猪龙首形,另一端为尖锥形,是我国史前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件。

在大型红烧土遗迹片区,考古队对该处遗迹的四界进行了完整揭露,并选择少量区域进行了解剖发掘,确定了该大型红烧土遗迹的范围、局部结构和堆积特点。年,考古队对该遗迹的北部西侧区域进行发掘。张小雷告诉记者,目前红烧土遗迹已经复原了大约平方米,预测它西侧的台基更大,总面积约平方米,可能会共同组成一个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建筑群,与高等级的墓葬相匹配。。

考古队曾通过现代航空遥感技术和考古钻探方法,测出凌家滩遗址总面积达万平方米,10余次的发掘已揭开凌家滩史前文明的“面纱”一角。未来,随着凌家滩考古发掘继续进行,我们祖先繁衍生息的场景或将越来越清晰地再现于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