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植绿不止,春山可望!马鞍山市这个县扛起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担当”》
植绿不止,春山可望,
随着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面推进,
含山县“生态福地”的姿态愈发彰显,
增绿扩面提质的力度也更胜从前。
目前,含山县森林覆盖率达35.83%,
现有省级森林城镇6个、
森林村庄27个。
抓建设持续增新增绿7月8日,在含山县陶厂镇S线旁,三、四名工人正在给前不久栽植的樱花和黄山栾浇水。一名戴草帽的工人说:“夏天天气炎热,为了确保刚栽不久的树木成活,必须要定期浇水。”
10多米宽的路旁,栽植了4、5排整整齐齐的樱花、黄山栾、香樟等树木,一眼看不到头。含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正在加快S线15公里森林长廊工程建设进度,集中时间,攻坚克难,确保重点工程建设如期完成。”
含山县坚持把城乡生态体系建设作为最根本、最关键的“创森”工程,不断夯实创建工作基础。打造绿色城区。立足含城规划实际,重点实施水系生态屏障、路域绿色长廊、城区绿化增美三大行动,全力构建“一河、两线、多点”的绿色生态含城。结合得胜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契机,投入万元启动实施8万平方米的胜河景观带建设,构筑“水清、岸绿、景美”的绕城沿河景观;建设20公里省道S、15公里省道S绿色长廊工程,做优做美贯穿城区的横、纵2条主要干道,打造含山形象的“绿色窗口”;按照“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的原则,建设小区、单位、学校等绿地面积27公顷,完成市政公园、湿地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建设绿色乡村。紧密结合美丽集镇、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聚力聚焦县道乡道绿化、“四旁”植树,完成镇村绿化增绿工程.4公顷,建设农田林网绿化面积21公顷,“四旁”植树66.5万株,新增环峰镇九连村、林头镇鼓山村等5个省级森林村庄。同时,新增环峰镇东山村、陶厂镇司徒村等贫困村绿化面积15公顷。构筑绿色林区。重点围绕低产低效林区,通过采取林分改造、补植补造、抚育复壮等方式,共完成低产林改造公顷、中幼林抚育公顷、公益林保护.27公顷。全面实施非煤矿山修复,启动大青山石灰石矿、大黑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等4个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共完成矿山复绿16公顷。
抓产业全面提质增效含山县陶厂镇卜李村卜李林场五星蓝莓园目前正处于丰产期,年产量达30万斤,除去少量游客采摘,大量鲜果销售于江浙沪一带,产销状况良好。蓝莓园负责人吴浩说:“蓝莓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优先聘请附近村民,每年吸纳附近村镇留守劳动力超过人,统一标准统一安排统一薪酬,为附近村民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
“我在这里上班好得很,7个月固定收入2万多,加上其他用工收入每年差不多有3万元的收入。”刘作梅说,她今年53岁,是司徒行政村小濮自然村人,她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丈夫张永仓有残疾,家里就靠她一个人。她说,现在村里大力发展经济,她在家门口有活干,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锦绣私园家庭农场标准化果园规划面积亩,目前共种植果园亩,主栽品种上海“锦”系列黄桃,可以采摘的有多亩,实行电商、采摘、终端多渠道销售。农场带动全县户贫困户参股分红。还有附近村里的农户用工,像刘作梅一样的常年用工有6、7个人,高峰时用工有20多人。据介绍,含山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生态建设产业化”进程,努力在经济效益上精准发力。一是做强林业经济。新建、改造优质高效油茶林多亩、油用牡丹多亩、长山核桃亩;二是做大林下经济。强化扶持引导和服务指导,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三是做优旅游经济。提升改造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完善森林公园步道、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抓保障注重群策群力含山县清溪镇横龙行政村小冯村是一个有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里现有县级文物保护项目古井和百年古柳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该村结合村庄的实际进行创新,建成了多功能、全方位的农民文化乐园项目。该村村民对树木爱护有加,从来不砍伐树木,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
年,小冯村被列为我省农民文化乐园建设20个试点村之一,也是我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据介绍,该县坚持植绿护绿,组织植树节等植树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履行植树义务,建立工青妇、县直机关和各镇义务植树基地12个,建设规模达15公顷。采取多层次立体化的舆论宣传方式,在全县广泛弘扬生态文化和森林城市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创森”、参与“创森”、监督“创森”的热情,不断提升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营造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继6月20日含山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会以来,该县进一步地细化创森任务,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林长责任,对照现阶段的创森工作,查问题,补短板,抓重点,展成果。目前该县已完成两个基础资料清单收集任务,正在补充完善水系、道路等资料,做到资料数据科学、真实、有依据。另外该县在宣传工作上稳步推进、扎实有效,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宣传格局,在县城区,机关单位,学校、居民社区、公共场所等大力宣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的和意义。
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制定印发《马鞍山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含山县宣传工作方案》;二是印制创森调查问卷、倡议书和宣传手册余份发放到各机关单位、学校和居民区;三是制作创森宣传广告牌3块,分别设立在主要的交通入口、城区重要路段处;四是利用移动平台制作并发送创森知识手机短信余条;利用“6.25”全国土地日,发放创森工作宣传单份;五是建立东门河、市政公园、大渔滩湿地公园、太湖山森林公园生态教育科普基地,制作科普宣传栏和科普标识,普及森林、林业知识。含山的绿源于自然的慷慨馈赠
但更离不开后天的呵护
绿水青山
始终是含山人执著的坚守与追求
文/苏自山图/苏自山陶健
责任编辑:陈敏娟实习生曹越
值班总监:王小明
审核:陈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