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城市管理的基础。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管理是人类历史活动的重要部分。唐代城市的管理,既是前代城市发展和管理的历史结果,更是唐代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管理的实践。因此,探讨唐代城市管理,了解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和现实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中国城市历史悠久,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唐代以前中国城市的发展己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奠定了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
一、先秦时期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先秦时期,中国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城堡,经夏商周三代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社会控制功能的城邑,到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形态己经相对完整。
在城市形成的早期,“城”和“市”本是两个独立不同的概念。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种经常性需要,商品交易成为常态化的活动,客观上需要一个安全、固定的场所。这样,“城”与“市”就在空间上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
(一)史前城市的起源。中国城市起源于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前年),相当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代。
长江流域有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江陵阴湘城址、荆门马家垸城址、石首走马岭城址、湖南澧县城头山城址、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城址、新津宝墩城址、郸县梓路城址、温江鱼凫城址、都江堰芒城址等。
黄河中下游地区有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淮阳平粮台城址、鄭城郝家台城址、安阳后岗城址、辉县孟庄城址、山东寿光县边线王城址、章丘县城子崖城址、邹平丁公城址、阳谷景阳岗城址、皇姑冢城址、王家庄城址、东阿王集城址、五莲丹土城址、淄博田旺城址、滕州尤楼城址等。
城头山城址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城市遗迹,初筑于距今年前的大溪文化时代,平面呈圆形,城内面积7.6万平方米,墙体厚实,城的四周开挖有环壕和护城河。
平粮台城址,距今约年,平面呈正方形,面积约3.4万平方米,南、北城墙的中段均发现缺口和路土,应是古城的南门和北门,门道两边有两座房子基址,依城墙用土坯垒砌,应是门卫房;南门门道路土下有一条上宽下窄的沟渠,沟底铺陶制水管道,整个管道北端稍高于南端,宜于向城外排水;
城内已发掘出龙山文化的房基十余座,陶窑三座,另有铜渣的发现,表明居住在平粮台古城的居民己初步掌握了冶铜技术。
这些史前城址上起于距今余年的大溪文化,下与夏代衔接,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1.城址面积普遍较小,除城子崖面积20万平方米外,有的仅有3.4-3.5万平方米,这是因为原始城市内的居民主要是氏族或部落贵族,城堡保护的对象并不是所有的氏族或部落成员,而只是特权阶层从生到死的聚落专利。
2.多数城市都经过了简单的规划,已有一些管理活动。目前发现的大部分史前城址周围不仅有高大的城墙,有的甚至还有城壕或护城河等防卫设施,设有城门以供出入,并已专设门卫房进行城门管理;有公共下水道设施,解决城内废水向城外的排放。
3.大多兼具宗庙祭祀性质。王城岗东城堡可能是祭祖的宗庙建筑;边线王大城堡北门和西门门道两侧的夯土层内,埋置完整的祭器,均属祭礼遗存,表明该城址也具有宗庙性质。
4.虽未发现商品交换的“市”的遗迹,但多数城址内都发现陶窑等手工业设施,有的甚至发现炼铜活动的痕迹,说明其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城堡,已具有手工业生产的经济功能。
5.阶级分化的出现,王城岗和边线王城址发现的用于祭祀和奠基的“人牲”,反映了这些城市存在的阶级性、压迫性。从总体上来看,龙山文化时代出现的城堡功能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防御性,同时兼具宗庙祭祀的文化功能和手工业生产的经济功能;
并且己有管理的意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初具。这说明龙山文化时代的城堡己初具城市的特性,但其规模较小、人口来源单一、市的缺失,又表明其尚处在原始城市阶段,不具备成熟城市的完全特征。
(二)夏商周三代城市的形成。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公元前年,夏王朝的建立使中国历史进入到早期国家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推动了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如河南偃师市二里头夏代古城遗址,面积己达万平方米,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大致分为中心区和一般居住活动区两大部分。中心区由宫殿区、作坊区、祭祀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组成;宫殿区外围有垂直相交的大道,宫城内建有两组带有明确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殿建筑群;
贵族聚居区位于宫城周围,宫城东北及北部是贵族墓葬最为集中的两个区域;宫城周围还曾发现制作骨器的作坊遗存,绿松石器制造作坊和铸铜作坊都位于宫殿区以南,这里应是二里头古城的官营手工业区;
祭祀活动区位于宫殿区以北和西北一带,集中分布着一些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墓葬;一般居住活动区常见小型地面式和半地穴式房基以及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的小型墓葬。与原始城市相比,二里头城址明显已是经过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
在商朝国家建立、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也不断建立和发展。商汤灭夏,即在亳建都,其后商朝先后迁都于嚣、相、耿、邢、奄,至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除都城外,商的周边还有许多附属方国,学者考证商代的方国共有个,分布在西到陕西渭河流域,北至今山西、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东到今山东胶东半岛以西,南及湖北地区及江西中北部的广大区域内,这些方国都城意味着大批城市的存在。相较于夏代,商代的城市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考古发现偃师商城遗址由郭城和宫城组成。郭城的面积比前代更大,约为万平方米,周围有夯筑土城墙,已发现城门遗址6座,位于东城墙南段向西拐弯处附近的一处城门路面下发现有东西走向的排水暗道,西高东低,与宫城相连,可能是宫城向城外排水的主要通道;
在城内发现东西向和南北向土路各一条,为城内的主干道路;郭城北部有一般居址、手工业遗址,出土有陶器和铜器等遗物,城墙的外侧有城壕,走向与城墙基本平行,在城墙内侧发现有3个圆形锅底状灰坑,坑内有木炭、陶范、铜矿渣和铜渣等,附近还发现红烧土面,据此推测此地为一处商代早期的青铜冶铸作坊遗址。
宫城内布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功用由南到北分为宫殿区、祭祀区和池苑区三大部分。
在宫城东部有一长方形正殿,殿东、西、南三面各有底的封闭式宫殿建筑,西南部和东南部各有一处体量较大的“回”字形院落式建筑,西北部则有一座东西向排房式单体建筑,分隔成8个房间,东、西有围墙,构成一个院落,这里可能是商王及其家人燕居之所,即后世所谓“寝殿”、“后宫”;祭祀区横亘在宫城北部;
宫城北部居中的位置有一处规模较大的人工水池,推测应是一处宫城北部以水池为中心的专供商王休闲娱乐的池苑场所,这是目前所知我国古代最早的人工凿池引水造景的帝王池苑设施。
综上所述,可知偃师商城是一处规划较为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施完善的商代早期城市,据文献对商代早期都城的记载,很可能就是汤都西毫。殷都内己开始设市。《六韬》就记载:“殷君善治宫市,大者百里,中有九市”。由此可见,商代不仅城与市结合更加紧密,国家也开始“治市”,进行市场管理。
西周初,为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控制,周天子推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立七十一国”,在广大新征服地区封国建候,作邑立邦,这些被分封的贵族及其所率领的周族军人和农民进入广大新的占领区后。
首先要立邦筑城,建立一个或多个被称为“城”或“国”的军事据点,驻兵镇戍,这些最初以政治、军事为主要功能的城邑,其后逐渐叠加其他功能,推动了地方城市的发展,从而掀起了中国古代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周初所封诸侯城邑多集中在所谓的“三河地区”。
西周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也形成一些自己的特点:(1)形成了一套城市等级制度。伴随着分封制的推行和完善,西周社会出现了天子一一公一一侯一一伯一一子一一男的行政统治等级,附属于这种分封制的城邑也自然形成一套城市等级制度。《左传》记载这种城邑等级制度云:
王城方九里,依此数计之,则王城长五百四十雉。其大都方三里,长一百八十雉;中都方一里又二百四十步,长一百八雉也;小都方一里,长六十雉也。公城方七里,长四百二十堆。其大都方二里又一百步,长一百四十堆也;中都方一里又一百二十步,长八十四雉也;小都方二百三十三步二尺,长四十六雉又二丈也。
侯、伯城方五里,长三百雉。其大都方一里又二百步,长百雄也;中都比王之小都;其小都方一百六十六步四尺,长三十三雉又一丈也。子、男城比王之大都。其大都比侯伯之中都;其中都方一百八十步,长三十六雉也;小都方百步,长二十雉也。
此外,周礼中还对各级城邑的城墙、城门的宽度、高度,甚至道路宽度以及城内重要建筑物规模都作了严格规定,用量的概念来表达城邑建设的礼制等级差别,借以控制各级城邑的建设规模,各等级的诸侯和卿大夫必须按等级建城,不能僭越,否则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结语
这种以行政等级来划定城邑规模的城市等级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按行政级别划分城市等级的制度和全国性的城市体系结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