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旅游日。说起旅游,可能最为奇妙的一个体验就是,身临一处绝胜风光,然后大喜,“这不就我们课本上学过的”!若是拍成短视频,上一秒还在翻书羡叹,下一秒已是身临其境。愿望照进现实,来数数课本上的马鞍山宝藏风光,你都打卡了几个!
01
跟着课本游马鞍山:
褒禅山
坐标:马鞍山市含山县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02
跟着课本游马鞍山:
陋室
坐标:马鞍山市和县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03
跟着课本游马鞍山:
千字文
坐标:马鞍山市当涂县
《千字文》(节选)
周兴嗣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zè),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què),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nài),菜重芥(jiè)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04
跟着课本游马鞍山:
和县猿人
坐标:马鞍山市和县
《龙潭洞“和县猿人”》
翻开年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有一幅《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插图,图中标注了北京人遗址、蓝田人遗址、元谋人遗址等,其中还有一个遗址也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和县猿人”遗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提到原始社会,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这些名字不禁涌上脑海,不过在我们马鞍山,“和县猿人”遗址与这些古人类同样齐名。它的发现,对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研究南方和北方古人类的共性与差异,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和县猿人”遗址龙潭洞位于安徽省和县善厚境内汪家山北坡、一个被荒草杂树覆盖的小山岗,滔滔东逝的长江在它的东南方几十公里处奔腾。年11月,这个地图上还找不到的小山洞,现在已吸引千百万人的目光。
05
跟着课本游马鞍山: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坐标:马鞍山市含山县
《揭示古老文化的生动面貌》
凌家滩是一处距今—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到融科研、教育与文旅于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离不开考古人持续30多年的努力。14次考古,多位考古人通过手铲一点点为我们揭示出这个古老文化的生动面貌,在中华文明探源中写下重要篇章。
从器物考古到聚落考古,再到科技考古、多学科考古,35年14次考古,为我们勾勒出多年前凌家滩先民的生活图景,在中华文明探源中写下重要篇章。
06
跟着课本游马鞍山:
昭关
坐标:马鞍山市含山县
《史记·伍子胥列传》
司马迁
“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
07
跟着课本游马鞍山:
霸王祠
坐标:马鞍山市和县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08
跟着课本游马鞍山:
采石矶
坐标:马鞍山市雨山区
《采石大战》
公元年,金主完颜亮发动侵宋战争,宋金双方在采石矶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水战,宋军在虞允文的带领下,以1.8万人大胜17万金军。此战结果造成金军内讧,金主完颜亮被部下杀死,侵宋战争彻底失败。
09
跟着课本游马鞍山:
天门山
坐标:马鞍山市和县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来来来!笔给你,
课本里的马鞍山,
还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地方,
欢迎推荐!!!
好文推荐:
原标题:《课本上的马鞍山宝藏风光,你都打卡了几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