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www.xxzywj.com/

 翻开长三角区域地图,位于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的马鞍山,身处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两圈”叠加区。

  坐拥优越的区位优势,马鞍山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让马鞍山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坐标更加清晰?推动交通一体化,是一条重要的实现路径。

  织就“贸易网”推进区港水铁联运

  走进马鞍山郑蒲港,航运货轮在水面航行,码头上龙门吊升降腾挪,集装箱货车来来往往。

  这里是安徽省江北万吨级深水良港,同时具备公铁水空的联运体系,因此有了打造长三角江海联运中心和区域性全国性物流枢纽的定位,成为了承载安徽省货物进出口的重要枢纽。

  港口忙,贸易旺。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没有哪里比码头更能感受贸易的繁荣。

  “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巩固粮食散货贸易中转中心和钢材仓储中心建设,持续推动其他散货业务发展,目前完成件散货吞吐量约万吨。”郑蒲港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德云向记者介绍,去年公司集装箱业务发展总体形势较好,1-11月,集装箱吞吐量4万TEU,同比增长.19%。

  “在郑蒲港新区的支持和帮助下,开通了郑蒲港至福州江阴港江海直达航线、至上海港的内贸定期班轮。”汪德云说,港口疏货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了区域白色家电集散中心和“综保区集货、郑蒲港出运”的区港联动新模式。

  距港口约4公里,郑蒲港铁路专用线是马鞍山郑蒲港集疏运体系建设的关键项目,是安徽首条建成投运的疏港铁路专用线,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建成的水铁联运工程。

  截至年11月30日,郑蒲港铁路全年累计运量达到20.06万吨,同比增长.8%,累计发送集装箱箱,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货运目标。

  在新区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郑蒲港码头和郑蒲港铁路就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探讨设计方案,着力推进铁路直接进港。

  项目的开通运营将马鞍山市郑蒲港区纳入到淮南铁路,进而融入皖江地区的铁路网,同时辐射和县、马鞍山市、合肥经济圈等,还将承担南京枢纽七坝港区部分集疏运量,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

  据悉,马鞍山郑蒲港铁路项目的开通运营,对于马鞍山市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打造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推进江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等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织就“城市网”畅通区域交通循环

  “我们所在的位置是Z4号主塔墩,是全桥最高塔,塔高.6米,是全桥关键控制性工程,预计将于年5月中旬实现封顶。”中铁大桥局巢马一标项目部副经理王海涛指着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在进行钢塔施工的Z4号墩告诉记者。

  马鞍山公铁两用大桥是巢马城际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为四线铁路,其中两线为巢马城际铁路,另外两线为预留铁路。项目计划年5月全线合拢贯通,年达到通车条件。

  作为世界首座双主跨超千米的三塔斜拉桥、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世界最长联钢桁梁斜拉桥,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创下桥梁建设多项世界之最。

  巢马城际铁路起于巢湖东站,向东经含山县、和县、郑蒲港新区、当涂县、经开区、雨山区、花山区后,引入马鞍山东站,正线全长61公里,设计时速公里。沿线设巢湖东(既有)、含山、郑蒲港、马鞍山南、马鞍山东(既有)共计5座车站。

  “巢马城际铁路作为安徽省首条省市共建的城际铁路项目,其北接合杭高铁,东联宁安客专,是马鞍山与省会合肥的直接联通线。”王海涛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在皖江两岸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进一步拉近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之间的时空距离,完善区域高铁网络,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织就“便民网”加强都市互联互通

  马鞍山,交通一体化的进程,除了大项目的建设,还体现在微循环的改变。

  “以前想去南京要么坐大巴要么坐高铁,现在乘坐公交,一小时就能到南京,而且只要几块钱。”来到宁马慈湖公交枢纽,正在等车的马鞍山市民蒲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马鞍山与南京地域相连,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重要的节点城市。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马鞍山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省际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毗邻公交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群众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让低碳生活更美好。

  “该枢纽年6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马鞍山市公交集团路和南京江宁公交集团路、路、路同步入驻,实现在马鞍山主城区就能坐上去南京的公交车,宁马之间现在可以‘无缝换乘’。”马鞍山市公交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许志海说。

  据了解,宁马慈湖公交枢纽是马鞍山慈湖高新区集公交发车、换乘、洗车、“共享”充电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公交枢纽站。位于慈湖高新区园中路与安东路交叉口,占地面积平方米,设置45个公交停车位10个充电桩,其中4个桩位与社会车辆错时“共享”充电。

  随着宁马慈湖公交枢纽的投用,彻底结束了马鞍山市路公交车在路边调头的历史,给公交车安个“家”,同时也为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提供了硬件保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