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0日至12月17日,“弘道养正——傅爱国书法艺术展”在安徽合肥赖少其艺术馆举行。此次展览由傅爱国弟子与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共同推进,共展出傅爱国生前所作的书法作品51件,绘画作品16幅,及其出版的书法理论研究6本。在傅爱国逝世五周年的时间节点中,完成其生前遗愿,缅怀追思其为人学识与艺术成就,学习其书法创作精神。
展览现场
傅爱国的名字,书法圈外的观众可能会有点陌生,这与其在58岁之时便英年早逝不无关系。事实上,除了书法创作者的身份外,傅爱国还是一位书法理论研究者与艺术教育者。这一点在此次展品中亦可见端倪。
傅爱国
傅爱国,笔名:甫艾,号褒禅山人、半城子。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含山县,因病逝于年1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班毕业,曾任巢湖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原地级巢湖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合肥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曾分别受聘担任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安徽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淮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安徽黄宾虹画院副院长。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年当选为全国九届人大代表;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年被评为首届“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三等奖。
合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陈智主持研讨会
安徽省文联、书协主席吴雪致辞
合肥市文联党组书记朱煜致辞
如前所言,傅爱国书画创作、理论及艺术教育,三者兼通,但其生前并未办过个展,对此,傅爱国的弟子、此次展览的倡议者与重要推进者之一张为民告诉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曾经闲谈之间,我曾问过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多作品却不为自己举办一次作品展?没想到师言,‘我老师张翰有那么高的学术成就亦未办展,我曾发愿,若翰老未办展,我不能先办’”。这样“不肯为师先”事”阐述了何谓“礼德”,可这竟成了傅爱国生前永远的遗憾。
原巢湖艺术学院院长胡是平致辞
傅爱国的遗愿如今完成了,此次展览配合研讨会,深入解读了傅爱国的书法创作、理论成就,其间,故人也回忆了二三小事,让人们得以从侧面感受其谦谦君子之风。为使要点不至遗漏,本文将以总论+研讨会嘉宾发言要意的格式进行论述。
书法绘画创作:挥洒性情从传统中开掘新意
傅爱国一直坚持从传统中开掘当代新意的书法道路,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艺术实践中,他都把学习古人放在首位,把临帖贯彻始终。从临帖中梳理中国书法的脉络,寻找书法演进的轨迹,把握书法发展的规律,挖掘当代书法创作的源泉。这既为他的艺术实践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他的学术研究积累了丰厚资源。
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致辞
他比较注重对秦汉书法的临习和传承,在他看来,秦汉书法正是中国书法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石鼓、诏板到汉简、汉隶,那种古朴典雅的书风,体现出来的是中国书法的正大气象,这是中国书法的审美基因。为此,他于秦汉用功最深,在汉碑中,他尤其钟情于好大王和石门颂,他把这种大道至简的风格扩展到他的行草之中,使他的行草充满着金石气息,读来别有意趣。他喜用长锋羊毫,提按使转,游刃有余,加上他对墨法的精准把握,经常用水冲墨,追求墨色的丰富变化,从而使他的作品笔墨淋漓,满纸云烟,颇有散老遗韵。
一层展厅展览现场
此外,他注重当代书法的审美走向,不断汲取当代书坛的一些表现手法,在章法布局上,审美表现上,作了许多新的尝试,力求跟上时代节奏,满足当代审美需求。他在书写之余,经常兴致于山水之间,皴擦点染,散怀寄情。画法本与书法同,他能以书入画,为的是以画入书。这是他书法艺术的独到之处。他认为,书法不仅要“至精微”,更要“思广大”,要“知足知不足,有为弗有为”,追求一种“平中见奇”的艺术风格。“溯古寻源,守正出新”,安徽省文联主席、书协主席吴雪对此总结道。
二层展厅展览现场
原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桂雍:爱国兄诗书画全面进取,初具世家风范,但其主要成就还是他的书法,书法中又首推其隶书,他在汉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吸收了近现代隶书名家的一些成果,最终形成独特风貌。爱国兄的隶书很率意,既古朴典雅,又不乏时代特征。其次应推其行草书,其中,草书成就最高,他在草书线条的连带和转折方面,颇具心得,他不像有些人学习张翰老师(安徽省老一代书法家),知图其形,难得其神,这是爱国兄的高明之处。在用笔方面,爱国深受林老影响,注重墨的干湿浓淡的变化,尤其对枯笔的应用和把握,这是他的书法。此外,爱国兄对绘画的痴迷应该说很早就开始了。我们两三好友常常坐在一块,谈天说地,讲学悟道,几杯酒下肚以后,情不自禁赋诗挥毫,边写边画。
展览现场
中国艺术杂志的主编朱培尔:爱国兄的书法成就最突出的当属隶行草。隶书刚刚桂雍兄谈了,我就不多讲了。我认为,爱国兄在隶书和行草书用笔中的枯笔使用十分具有特色,他用的毛笔都不是很好的毛笔,很可能都是旧笔,但在枯笔当中,在每一个残缺的线条当中,气息之间是连通的。我认为,他对书法“风”的转换与调整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048.html